變頻器的驅動電路位于主電路和控制電路之間,用來對控制電路的信號進行放大的中間電路,一臺變頻器的好壞,驅動電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,驅動電路本身也經歷了從分立元件的驅動電路到集成驅動電路,再到厚膜驅動電路。在變頻器維修中遇到的好多故障也都是驅動電路的問題。那么變頻器驅動電路維修的常見故障有哪些,都有哪些原因?
1.變頻器上電時顯示正常,啟動操作時馬上顯示OC(過流)代碼
變頻器上電時顯示正常,說明開關電源和控制電路正常,啟動操作時馬上顯示OC代碼,說明逆變電路的IGBT的管壓降過高。
故障具體原因有:
(1)逆變電路的IGBT開路,IGBT的C、E管壓降大,OC檢測電路動作,使CPU作出OC報警。
(2)驅動電路損壞,導致CPU送出的驅動脈沖無法到達逆變電路的IGBT,IGBT截止,C、E管壓降大。
(3)驅動電路輸出送給逆變電路IGBT的驅動脈沖幅度小,IGBT導通不充分,C、E管壓降大。
(4)驅動電路供電電壓偏低,導致OC檢測電路誤動作。
2.變頻器上電后即顯示OC代碼
故障原因可能有:
(1)變頻器三相輸出電流檢測電路損壞,引起CPU誤報OC故障。
(2)驅動電路OC檢測電路出現故障,讓CPU誤認為出現OC故障。
3.變頻器空載或輕載運行正常,但帶上一定負載(在正常范圍內)后,出現電動機振動和頻跳OC故障等現象
故障原因可能有:
(1)驅動電路供電電源輸出電流不足。
(2)驅動電路的放大能力下降,使送到逆變電路的電壓或電流幅度不足。
(3) IGBT性能下降,導通內阻增大,使導通壓降增大。
相關鏈接:變頻器驅動電路維修及CPU板靜態檢修